混合型塑膠跑道解決方案
作者:banth發布時間:2021-05-05 16:44:26瀏覽量:57
混合型塑膠跑道解決方案
一、材料介紹
聚氨酯(PU)塑膠跑道材料是雙組份固化反應型合成橡膠。一組份是含有異氰酸根(NCO)的預聚體,另一組份是由聚醚樹脂、固化劑、防霉劑、增塑劑、顏料等組成的色漿,兩者按一定比例現場混合攪拌均勻后即可施工。
主要技術指標:
項目 | 指標 |
硬度(邵A), 度 | 45~60 |
拉伸強度, MPa | ≥0.7 |
斷裂伸長率, % | ≥90 |
壓縮復原率, % | ≥95 |
回彈值, % | ≥20 |
阻燃性, 級 | I |
主要特點:
1、是全天候的跑道,不受氣候條件影響,雨后能馬上使用。 2、彈性好,耐磨、防滑、能吸收震動,提供安全的運動場地。 3、場地整體性強、無接縫、色彩美觀。
4、具有適度的彈性,能減少體力的消耗,提高競技水平。 5、使用壽命長,抗紫外線、耐油、耐酸堿性能優良。 二、鋪設混合型塑膠面層施工
1、面層采用混合型塑膠面層(13㎜厚)厚度誤差±1mm厚。
2、塑膠跑道基層材料采用聚氨酯雙組份材料配比控制在1:4,不得采用廢舊輪胎料,
其中基層材料中膠粒含量不得超過30%;面層材料必須采用EPDM橡膠粒子。 3、成品外觀無裂痕或分層現象;防滑層與底膠層粘合牢固、均勻;接縫平直美觀、
無明顯凸凹現象;表現色澤鮮艷、均勻、耐久、不脫粒。
4、所有標志線應清晰、不反光,無明顯虛邊、與面層粘合牢固。各標志線位置距終
點線間的距離長度不允許出現負差,其正差應小于0.5㎜。
5、塑膠跑道及其他場地平整合格率不小于95%。
6、其它未注明部分的要求應符合施工圖紙設計要求的中國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GB/T14833—93)。 7、施工流程及施工剖面
滾涂水泥封閉底漆→涂刮PU聚氨酯混合液施工(底膠及面膠層)→噴涂EPDM面層→劃線
8、具體施工技術要點 ① 基層檢查
1、瀝青基層完工后,應有30d養護期。
2、橫向坡度小于1%(彎道8‰,直道5‰,半圓區5‰),縱向坡度小于1‰,跳高區坡度小于4‰,保證排水暢通。
3、表面平整無裂縫、無麻面,接縫平順光滑。厚度允許偏差±10%,但不得大于2mm。
4、基礎不能產生不均勻凍脹。沿排水溝槽邊緣的基礎應做特殊防水處理,防止產生凍脹。
5、基層寬度不得小于設計寬度,否則需從基層開始作加寬工程。 6、施工面應干燥干凈,含水率應小于8%。
②在檢查基礎符合上述要求后開始在上面鋪設塑膠面層。 ③材料混合
安放攪拌機場地應鋪以塑料布,確保材料質量,防止沾污環境。 所用磅秤必須事先進行校正,以保證配料正確。
攪拌容器應使用圓形,避免使用四角形,容積至少為所攪拌材料之1.5倍以上。 每桶材料在打開封蓋前,需先清潔封蓋周邊,防止雜質進入。主劑經攪拌后,不得有結塊沉淀及相分離現象,硬化劑使用前不得有硬化不流動之現象。
主劑應先倒入攪拌容器,再按規定比例倒入硬化劑(預聚體)及橡膠粒子,硬化劑宜直接向容器中央倒入,勿沿著桶邊順流,以免附著桶邊的材料難以充分混合。
使用量小于包裝時,用磅秤正確稱量后再倒入容器混合。 底材混合摻一定比例的橡膠顆粒,面材混合不摻橡膠顆粒。 ④底膠施工(9-10mm厚)
在各區域邊界部位(如主跑道與輔助區、跳遠助跑區與輔助區之間)彈線后,貼上寬幅膠帶紙。
將攪拌均勻的跑道底材放于料桶內,用小車運至場地,從離攪拌站遠端先行施工,逐步退向離攪拌站近端。
傾斜桶將涂料倒于施工面上,以平刮板均勻涂布,推動小車使倒料與批刮同時進行。
底材固化后,凸起部分用圓盤砂磨機打磨平整。 灑水于表面,用記號筆畫出積水位置。
待灑水干燥后,將底材倒于低洼處,用4m長以上的平板,將凹處補平。 排水口周圍小心施工,用鏝刀批刮,不能使涂料流入排水口,損壞的木塞應及時調換。
施工時,需隨時檢查厚度是否一致,并控制在正誤差,不足時需馬上補足。 施工停息4h以上(夏天2h以上),接頭處覆以隔離紙,待下次施工前揭去,以免產生接縫,并保證接頭處的粘接強度。
隨時調整鋼括板上支頭螺釘與括板下沿的距離,用標卡尺測量,使之符合底材厚度的要求。
兩個區域的交界處施工:施工甲區域時,采用寬膠帶紙遮蔽甲區域邊界,待甲區域塑膠層完全固化后撕去膠帶紙。反之,用寬膠帶紙遮蔽甲區域邊界進行乙區域的施工,固化后,仔細修正邊界,磨去接痕。
底材固化后,對不平整處進行打麿及補平。
當材料運到作業點時,批刮工作必須在15-25min內完成。
上一篇:跑道基礎解決方案
下一篇:硅PU球場解決方案